近年來,為提升文化服務效能,讓農家書屋成為有書讀、有人管、有活動吸引的“文化加油站”,安圖縣多措并舉,不斷讓農家書屋“用起來”“動起來”“活起來”。
規(guī)范化建設,讓農家書屋“用起來”。安圖縣以問卷調查、入戶走訪等形式多渠道收集農民閱讀需求,年均更新圖書60余種,堅持每年每個村配備價值2000元以上圖書。為了真正讓農家書屋成為村民的“文化糧倉”和學習技術的“第一課堂”,安圖縣指導各行政村嚴格執(zhí)行建設管理使用“十有”“七規(guī)定”標準,緊緊把握建設、管理、維護、使用4個環(huán)節(jié),選好人、管好書、用好書。全縣180個行政村農家書屋已實現(xiàn)全覆蓋。
多載體推進,讓農家書屋“動起來”。安圖縣廣泛推廣“農家書屋+”模式,通過與黨建、“三下鄉(xiāng)”、圖書館分館等資源整合、互聯(lián)互通、共建共享,與“永遠跟黨走”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、全民閱讀、農民文化節(jié)等載體活動相結合,通過線上線下融合互動、積分兌換等形式,讓書籍在農民手中“盡其用、綻其光”。安圖縣松江鎮(zhèn)桃源村創(chuàng)新實施“農家書屋+教育”行動,搭建“愛心課堂”,有針對性地開設國學班等特色班,并結合高校暑期大學生“三下鄉(xiāng)”社會實踐活動,定期邀請省內高校優(yōu)秀碩士志愿者、外籍留學生等到村與學生交流,形成長效幫扶機制。三年來,全縣開展“愛心課堂”100余次,開展高校暑假大學生“三下鄉(xiāng)”活動18次,累計參與大學生500余人。
聚合力提升,讓農家書屋“活起來”。為有效轉變一些農家書屋書籍閑置、管理不規(guī)范等問題,該縣創(chuàng)新開展農家書屋示范點建設,廣泛動員各鄉(xiāng)鎮(zhèn)集中精力選樹1個至2個標桿,并通過游走會、經驗交流會助力各農家書屋實現(xiàn)新提升,帶動其他村逐步形成聚人氣、有活力、可持續(xù)的“家門口”學習交流場所,切實打通基層文化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(來源:吉林日報)
(編輯:王思博)